非細菌性慢性攝護腺炎/慢性骨盆腔疼痛症侯群是泌尿科常見卻又難找出明確病因的疾病,病人長期下泌尿道及骨盆疼痛不適至少三個月,可能伴隨著頻尿、排尿不適、尿急等排尿症狀及性功能障礙。可能病因包括尿液逆流進入攝護腺、檢驗不出的感染、攝護腺周圍神經發炎、在不明原因的情況下神經將疼痛信號發送到大腦、壓力或焦慮、骨盆底肌肉出問題或以前曾有損傷,也可能和免疫功能低下有關。
慢性骨盆腔疼痛症候群的症狀包含:
- 會陰部疼痛
- 小腹疼痛
- 陰莖疼痛(尤其是前端),和睾丸疼痛
- 直腸和下背部疼痛
- 射精時疼痛或燒灼感
- 早洩
- 勃起功能障礙
- 排尿問題,例如感覺解不乾淨、頻尿、急尿、排尿疼痛
- 排便問題
- 排尿時輕微不適或疼痛
- 精液中有血(血精症)
攝護腺炎的症狀包含:
- 睾丸、會陰或陰莖前端,不適、疼痛或酸痛
- 小腹、腹股溝或背部,不適、疼痛或酸痛
- 頻尿或急尿
- 排尿時或排尿後,疼痛或刺痛
- 感覺就像坐在一顆高爾夫球上
- 缺乏性慾
- 較少見:勃起功能障礙、射精時疼痛或燒灼感、早洩
低能量體外震波治療
什麼是震波?
震波是攜帶能量的一種聲波,經由特殊的傳遞介質快速前進,能量傳遞聚集在一段距離外想要治療的組織或目標上,對人體組織或目標產生治療作用。震波有兩種不同能量傳遞方式,第一種是震波在短時間內形成一個大的正壓,直接衝擊組織或目標,產生裂解剝落等效應,應用在泌尿科高能量體外震波碎石,治療腎結石或輸尿管結石。第二種是藉由後續較小的張力波,在組織內形成微小泡泡(cavitation),泡泡破裂時會釋放壓力與能量衝擊組織,應用於刺激軟組織的修復與再生,此即為低能量體外震波(low-intensity 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reatment (Li-ESWT))的主要效用。
低能量體外震波的生物效應
低能量體外震波衝擊到目標組織時會誘發一連串的生物反應,活化殘留的幹細胞,刺激細胞增生、組織再生及血管新生,幫助神經修復並恢復正常的內皮細胞訊號傳導。在糖尿病導致的勃起功能障礙,可促進陰莖內勃起神經、內皮細胞及平滑肌細胞的再生。另外,低能量體外震波效應也釋放血管內皮生長因,進而觸發組織的新血管增生,隨後改善組織的血流供應。低能量體外震波已被應用於治療肌肉骨骼疾病、心肌梗塞、傷口癒合不良;泌尿科疾病的治療主要應用在勃起功能障礙、纖維性海綿體炎(佩洛尼氏病)及慢性攝護腺炎/慢性骨盆腔疼痛症候群。
低能量體外震波治療慢性非細菌性攝護腺炎/慢性骨盆腔疼痛症候群
對於慢性攝護腺炎/慢性骨盆腔疼痛症侯群,低能量體外震波可以刺激骨盆腔內新生血管,增加局部血液灌流以改善組織缺血導致的疼痛症狀;阻斷攝護腺內疼痛訊息的傳遞及提高細胞活化能力進而降低攝護腺的發炎反應;減少被動肌肉張力,放鬆骨盆底肌肉(圖1)。即使長期追蹤改善效果仍不顯著,但是短期內可以有效改善症狀及生活品質,因此歐洲泌尿醫學會臨床治療指引中,仍建議低能量體外震波為可行的治療方式。每次治療時間約20分鐘,不需麻醉,震波衝擊數目約3000下,需衝擊攝護腺的不同部位,整個治療的療程4-6週。在治療過程中通常無不適感及副作用,如果感受到些許刺痛,可以彈性調整治療的能階及頻率。經治療後病患通常能有效減緩骨盆腔疼痛等症狀,並維持改善一段時間。
低能量體外震波禁忌症
- 未治療或控制的內科疾病:糖尿病、高血壓、神經性疾病(多發性硬化症、腦損傷、脊髓損傷等)、精神科疾患(躁症、慢性憂鬱)、嚴重皮膚疾病、酒精或藥物濫用等
- 治療目標區附近有腫瘤或人工植入物
- 凝血功能異常(例如血友病)
- 使用抗凝血劑
低能量體外震波治療效果
2009年, Zimmermann R等將60名罹患攝護腺疼痛至少3個月的病人,隨機分派至接受低能量體外震波(30人)或安慰治療(30人)兩組。結果發現震波組在疼痛、生活品質、以及排尿狀況等方面,都有顯著進步;而對照組在各方面的指標,則持續惡化。其結論為在會陰部位治療既簡單又安全,不需要麻醉,也無任何副作用。
2017年, Al Edwan GM等以低能量體外震波治療55名至少3種以上其他治療失敗的無菌性攝護腺炎病人。結果發現,其平均慢性攝護腺炎症狀指數、國際攝護腺症狀評分、導因於泌尿症狀之生活品質、以及國際勃起功能指數等指標,都有統計上顯著的進步,沒有任何明顯的副作用,並且維持長達12個月。
2017年,Fojecki GL等對3個隨機分派試驗,進行醫學整合分析,納入200位罹患慢性骨盆腔疼痛的病人。結果發現:在各個試驗中,慢性攝護腺炎症狀指數,都有正向的變化。研究指出,低能量體外震波治療可以在短期內緩解慢性骨盆腔疼痛;至於長期的效果,還需要更多的資料來評估。治療前需先接受泌尿科專科醫師的詳細評估與診斷。
2020年,Birowo P進行醫學整合分析,研究顯示,低能量體外震波治療可安全且有效的減輕慢性非細菌性前列腺炎病人的疼痛,同時改善排尿道狀況及生活品質,NIH-CPSI評分有顯著進步。
參考文獻
- Birowo P, Rangganata E, Rasyid N, Atmoko W. Efficacy and safety of extracorporeal shockwave therapy for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non-bacterial prostatiti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PLoS ONE [Electronic Resource]. 2020;15(12):e0244295.
- Fojecki GL, Tiessen S, Osther PJS. 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 (ESWT) in urology: a systematic review of outcome in Peyronie’s disease, erectile dysfunction and chronic pelvic pain. World J Urol. 2017;35(1):1-9.
- Engeler D, Baranowski AP, Berghmans B, et al. EAU guidelines on chronic pelvic pain. European Association of Urology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