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炎

尿路感染是泛指人體泌尿道受到微生物的感染,而其中的細菌感染是最常見的,如感染到膀胱就是膀胱炎。

臨床症狀:隨著感染程度的不同, 造成的症狀也不一樣。通常病患會有頻尿、急尿、解尿疼痛、灼熱感、下腹痠痛、尿液混濁、甚至血尿或尿道口排出分泌物等症狀,但不會發燒。有些尿路感染的病患完全沒有任何症狀,尿液檢查卻發現尿液中有細菌,稱為無症狀菌尿症。

致病細菌:膀胱的非特異性感染病原菌以腸細菌科(Enterobacteriaceae)最常見,包括大腸桿菌(E. coli)、克雷伯氏肺炎菌(K. pneumoniae)、枯草桿菌(Proteus)、綠膿桿菌(Pseudomonas)等。影響泌尿道感染的細菌毒性因子中,細菌繖毛吸附到泌尿道上皮細胞是造成感染最重要的步驟,目前以大腸桿菌的繖毛研究較多;大腸桿菌的繖毛以第一型繖毛及P型繖毛為主,第一型繖毛(type I fimbriae, fimH) 對於泌尿道上皮細胞吸附性低,但對中性球吸附性強,故其毒性低,與急性腎盂腎炎(acute pyelonephritis, APN)較無關;但P繖毛(或Pap繖毛) 則對泌尿道上皮細胞吸附性高,故毒性高,與急性腎盂腎炎較相關。有些人的體質若為P血型(P blood group)的表現型,泌尿道上皮細胞表現出P血型抗原,容易與大腸桿菌的P型繖毛結合,就比一般人容易有泌尿道感染。其次為革蘭氏陽性菌,以鏈球菌(Streptococcus fecalis)及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較常見。披衣菌、黴漿菌、結核菌、黴菌、厭氧菌等感染較少見。臨床上所見病例有些是由一種以上細菌所致的混合感染。

感染途徑:大部分為上行性感染,即細菌經由尿道進入膀胱,有時再往上感染腎臟,其中又以女性較男性容易感染。除了新生兒時期,男性的病例略多於女性外,在其他各個年齡層中都是女性多於男性,因為女性尿道較男性短,只有四到六公分,尿道口與肛門口較接近,來自肛門口的細菌,尤其是大腸桿菌,常在女性外陰部滋生,再由尿道侵入膀胱,尤其在性行為時,這些細菌更易侵入(戲稱為蜜月膀胱炎)。一般成年人尿路感染男女的比例甚至高達1:50。如廁習慣不好,衛生紙自後面肛門向前面陰道口擦拭,也是重要的感染途徑。另外,泌尿系檢查及治療如導尿、尿道擴張、膀胱鏡檢查、逆行性腎盂攝影等,也為細菌入侵提供了機會。下行性感染常續發於腎臟感染後,細菌隨尿液經輸尿管進入膀胱。有些則是局部直接感染,如膀胱陰道瘻管、膀胱直腸瘻管,或膀胱造瘻管,細菌經瘻管直接侵入膀胱引起感染。另外,膀胱炎尚可續發於鄰近器官的感染,如攝護腺、陰道、子宮頸等部位的發炎感染。

誘發因素:所有可破壞膀胱粘膜正常抗菌能力、改變膀胱壁正常組織結構及適合於細菌滯留、生長和繁殖的一切因素均可誘發膀胱炎的發生。如神經性膀胱症引起尿滯留,導致膀胱過度膨脹,損害膀胱正常粘膜的屏障作用;下尿路阻塞(如男性攝護腺肥大)引起殘尿(尿不乾淨),不能有效地將進入膀胱內的細菌排出體外;尿路結石、異物損傷破壞膀胱粘膜的正常組織結構;腫瘤、壞死組織有利於細菌生長繁殖。泌尿道先天異常、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和免疫力不好,均為泌尿道感染的誘發因素,即使是不具吸附能力、毒性低的大腸桿菌菌株,也容易引起泌尿道感染。平日很少喝開水;有憋尿習慣、影響膀胱正常的排尿功能;或停經後的婦女,女性荷爾蒙分泌減少、尿道黏膜乾涸產生萎縮性尿道炎、膀胱粘膜的抵抗力減弱,都比較容易受感染。有些病患曾有膀胱炎,吃了2-3天藥,症狀有改善就自行停藥,有的尚未痊癒,容易復發成慢性膀胱炎。

實驗室檢查:尿液常規檢查可以看到許多細菌、膿細胞、白血球及紅血球。尿液細菌培養,每毫升尿細菌數超過10萬,才有臨床意義。

治療:一般門診治療即可,除症狀治療外,給予適當的口服抗生素藥物3-7天,同時要多喝水。溫水坐浴有助於減輕排尿不適的症狀。急性期時若能快速且有效的治療,一般不會轉變成慢性膀胱炎,也不會導致腎功能損害產生尿毒,預後都很好。

併發症:若能緊急適當治療,通常沒有什麼併發症;但如果治療不適當、未妥善治療,或有誘發因素存在,可能再往上感染腎臟,引起腎盂腎炎,甚至敗血症。至於無症狀菌尿症是否要治療呢?若不治療,約1/3的病患一年內會發生急性膀胱炎,而感染枯草桿菌容易產生感染性結石;對於諸如嚴重糖尿病、4歲以下有逆流的小孩、懷孕婦女等高罹病率病患,一般建議仍應積極治療。

預防:勿憋尿、勿過度勞累、避免刺激性的食物、儘量不要飲酒或喝咖啡、充分的飲水等是預防尿路感染的基本方法,而且個人的衛生習慣和婦科的問題都需注意。平時飲用蔓越莓果汁(Cranberry juice)有助於預防泌尿道感染。如果有泌尿道結石、逆流或攝護腺肥大等泌尿道疾病、糖尿病等加重因素存在,必需儘早治療,才能預防下一次的尿路感染。若經常感染,又無其他相關疾病,有學者主張可考慮長期服用預防性抗生素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