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陰莖植入手術發展史

自從威而鋼(Viagra)於1998上市以來,口服磷酸二酯酶第五型的抑制劑(phosphodiesterase inhibitor 5)已逐漸取代人工陰莖植入手術成為治療勃起功能障礙(Erectile dysfunction)病人的主要選擇。但是對於重度勃起功能障礙病人而且經口服及注射藥物治療無效者,人工陰莖植入手術(penile prosthesis implantation)也就成為這些重度病人的最後治療希望。雖然如此,人工陰莖植入手術卻是比口服威而鋼(1998)或陰莖海綿體內注射(1983)治療早了將近30年,因此本文將對於人工陰莖植入物的發展與演進,進行歷史性的回顧。

臨床上使用的人工陰莖有不同材質,根據其構造原理可分為非充水式(也稱為可摺式或半硬式,malleable or semirigid)人工陰莖及充水式(單件、兩件或三件式,inflatable)人工陰莖兩大類。

一、非充水式(半硬可摺式)人工陰莖

 非充水式(半硬可摺式)人工陰莖植入手術,最早文獻記錄是由Goodwin等人發表於1952年Journal of Urology的文章,敘述Dr. Peter L Scardino等人植入他們以丙烯酸(acrylic acid)所設計製造的陰莖支架,治療因脊髓損傷導致勃起障礙病人的臨床經驗。Dr. Beheri則於1960年首先發表使用聚乙烯(polyethylene)製作的人工陰莖置放於兩側的陰莖海綿體內,截至1966年已經累積700例的植入經驗。1967年Dr. Pearman開始使用以矽製(silicone)的單一人工陰莖置放於陰莖肌膜下方做為支橕;但是直到1972年Dr. Pearman才改為放置於白膜下方的單側陰莖海綿體內。早期的人工陰莖植入手術僅使用單側支架或是過硬的材質,甚至只植於Buck’s fascia之下,因此容易產生組織糜爛,造成人工陰莖外露,因此當時人工陰莖植入手術並未受到廣泛接受。

直到1975年Dr. Small開始將兩支矽製的人工陰莖置入白膜下方的兩側陰莖海綿體內,才確定現代非充水式人工陰莖植入手術的材料與技術原則。Dr. Finney則於1977年將人工陰莖的基底座加以改良,增加其柔軟度以減少不適,並且利用可修剪的基底座來調整長度。隨後Dr. Jonas於1980年進一步改良,將鋼絲放入矽製的人工陰莖中以增加人工陰莖的可摺性,減少陰莖海綿體內支橕物所導致的不便與不適,因此現今非充水式(可摺式)人工陰莖也被稱為半硬式人工陰莖。以上人工陰莖的演進,奠定了目前各種半硬式人工陰莖商品化的基礎。台灣較常使用的此類型人工陰莖包括以往有內含多關節、最為可摺的Duraphase(DACOMED),AMS600、AMS650 (American Medical System, AMS公司於2015年被Boston Scientific併購),AcuForm (Mentor Corp.,公司於2006改組為Coloplast)、Spectra (Boston Scientific),以及目前風行的Tactra (Boston Scientific)、TUBE (Promedon)等。

二、充水式(可膨脹式)人工陰莖

 1973年Dr. Scott最早使用充水式人工陰莖,5位伴隨尿失禁與勃起障礙病人同時接受人工括約肌植入手術及充水式人工陰莖植入手術。三件式充水式人工陰莖具有未充水(等張的生理食鹽水)前較為柔軟自然等優點,但是需要連接儲水囊(reservoir)及控制開關調水幫浦(pump)的設計較為複雜,容易發生機械故障。後續發展出兩件式或單件式充水式人工陰莖,解決了儲水囊及連接管線破損、阻塞等問題。根據文獻記載,早期的各類型充水式人工陰莖發生機械故障的比例高達21%-45%,近年來由於設計及製造技術的改良,機械故障的比例已經降至10%以下,但是隨著使用時間的延長,仍可能發生機械故障,因此在植入手術前,應充分告知患者此一潛在風險。